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

【寻仁迹】水塘村往事

来源: 酱香仁怀  发布时间: 2024-06-14 作者: 黄黔华
由仁怀市区北出不远,有一个叫水塘的地方,一河碧水,两岸葱茏,四面环山,是郊游的好去处。
水塘之名,有两种说法。一说:境内绞角山腰有一口小山塘,原来四季丰盈,因而得名“水塘”;二说:山下小河流经此地,形成类似沼泽的水淹凼、水草坝,由此称“水塘”。
【寻仁迹】水塘村往事
 
水塘村
 
年代已久,水塘两种得名说已无从证实,但“水塘”之名,则称为一个广义地名——习惯上,人们将苍龙街道辖区内板桥、水塘、下坝三个行政村相邻地区,都称作“水塘”。
水塘也是人文丰富之地,在仁怀乃至赤水河流域的历史上,留下过重要一笔。
清初,赤水河航道疏浚,带动赤水河流域以盐运通道为主的大开发,茅台等一批临河场镇逐渐形成,带来商贸兴盛。同时,商贸业态丰富,吸引了两岸深山地区的人走向码头、盐道谋生,促使人口流动,带来赤水河流域的又一次移民迁徙。
水塘,是清代仁怀县城北出,前往尧坝、大坝、桐梓等地的必经地。同时,从茅台起岸,前往县城北门、喜头及遵义县部分地区,也要经过这里。因此,首批享受到赤水河航道疏浚红利的部分商人,在沿着盐道开发更偏远山区时,看上了这里。
在赤水河盐运史话上留名的王振发是其中之一。
有很多传奇故事的王振发,早年在茅台一张姓人家开的饭馆当伙计。因从客人口中探知盐巴涨价消息,建议老板囤盐并被采纳,帮助老板大赚一笔后,被招为上门女婿,后掌管家业,开办了天和号,成为大盐商。
【寻仁迹】水塘村往事
 
天和号遗址
 
发迹后,王振发在水塘、文村、芭蕉窝、安村等很多地方,都置办了田产,还在水塘开办天和号的庄园。晚年,他将名下产业,分给了儿子们经营。水塘一带的田土和庄园,则由四子王国宾经营。而以水塘为中心,直到仓头坝一带,还有王家另外几个儿子的产业。
从茅台到水塘,要经过一个当时叫做垭口的地方,现在叫做磨刀溪,属苍龙街道下坝村管辖。大约清中后期,有个名叫欧圣达的人,从茅台迁居该处,修建了一个三合院房,开了个小店,为过往的人提供饭食、茶水,还兴过场,被称作“欧家场”。期间,欧家将一个旧碾槽抬到路边,供大家磨刀用,有了“磨刀溪”之名,并延续至今。
当时垭口一带也有王家的田产。按照今天村民们的描述推测,王家在该片区的田土,或不少于百亩。由茅台迁居该地的欧家,可能是一个以服务和山货交易为主的大户,一度开过烟馆。
【寻仁迹】水塘村往事
欧家场遗址
 
研究显示,赤水河航道疏浚后带来的人口迁徙,早期的表现是山区人口向码头集中,到中、后期,商人向更偏远的山区发展,带动了移民以码头为中心,沿着盐道向条件稍好的山区迁徙,由此在赤水河流域山区形成了一批新的移民型小场、村落。这些小场、村落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在高山垭口或两路交汇处,围绕富商开设的产业,分布在盐道(商道)两侧;总体规模不大,绝大多数小场,在大户人家门口的院坝,早期是山货收购点,后逐渐有游商带来商品交换;毗邻村落,只有三五户至十来户人家,多以背运货物、租佃富商土地谋生。
今天,居住在磨刀溪的罗仕利,其祖上大约是1790年迁居现地。“他从土城铜鼓溪出发,一路乞讨,到了磨刀溪,给王张氏家炒火谷。”罗仕利说。
土城,时属仁怀县管辖。因此,罗仕利祖上这种迁徙,属于县内流动。清代,国家对四川等地区采取了招募流民和乞讨人员开垦政策,允许插田为业,叠加川盐入黔的发展红利,刺激了这种县内流动和临县的人口迁徙。
【寻仁迹】水塘村往事
 
罗仕利老人
 
这种政策,也给有实力的商贾,提供了新发展机遇,他们主动招募流民开垦,推动了水塘一带荒地开发利用,形成庄田。
那时,人们不懂科学种田,传统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川黔山区尤为明显。在仁怀等山区,以稻谷为例,到秋收时节,常遇到持续阴雨绵绵的天气,导致稻谷不能及时收割,或是收割后不能晒干而霉坏。为避免损失,大户人家秋收时,会通过烘炒方式,将收下的稻谷弄干、碾米存放,这种方式叫做“炒火谷”。
罗仕利的祖上,正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成为王张氏家“炒火谷”的长工,后来转为佃户。据称,其时王张氏家名下,像他这种身份的长工和佃户,在水塘还有很多。
【寻仁迹】水塘村往事
 
水塘通往茅台的小道
 
王张氏是茅台盐号老板王振发的四儿媳。
 
围绕这位女强人,也有传奇故事:她原是喜头某监生的妻子。该监生在与王国宾争斗中死去后,她便去贵阳告状。住在贵阳的一家客栈时,在女老板劝说下,放弃了告状,还经其撮合,跟随后凑巧住进该客栈的王国宾回水塘,结为夫妻。
在水塘村及周边,至今王张氏还被很多上年纪的人提起,说她是一位很有魄力的女人,是水塘天和号的女主人,管理土地、经营盐号和酒。以至于,她的名气远大于丈夫王国宾。
今天,水塘天和号遗址,是水塘村的一处公共活动用地,原来正房的地方,是一个小舞台。两侧厢房处,各修建了一个木廊。现场,属于当年原物遗存的,是两口长方形的石水缸,以及一块雕刻着猴子的柱础石,一方雕花石墩。
现场布置的介绍文字称,水塘天和号酿过酒。两口石水缸,是当年用来盛庄酿酒用水的。不过,罗仕利援引老一辈的叙述说,水塘天和号的酒,是从茅台背上来的,“她家是在茅台的烧房酿酒”。“后来欧家场的主人,也从茅台背酒来卖过”。
【寻仁迹】水塘村往事
 
“天和号”里的石水缸
 
不过,周山荣此前有文章称,曾在水塘天和号当长工施明均说,水塘天和号也酿酒,有一名酒师,两名帮工。施还对采访者说,王家对佃户、长工很好,“寿筵上不分主仆,帮工、伙计也一律上桌子吃饭、喝酒”。
住在水塘天和号遗址正对面的村民胡廷灿说,他记忆中,旧时的水塘,地主不止一个,但最具实力的还是王张氏一家,她家的房屋,也是最气派的。“我哥哥家现在建房的地方,原来好像是天和号窿门位置,两侧都配有厢房。”他说。
据《苍龙街道志》称,水塘天和号,曾是当地最奢华的建筑。新中国成立时,它整个水塘唯一木构建筑。该建筑后来先后被作为水塘乡政府、水塘村委会办公用地。
【寻仁迹】水塘村往事
胡廷灿老人
 
当然,水塘周边的土地,当时还有一部分由王振发三儿子王作宾经管,范围大致是今天与水塘村毗邻的下坝村一带。据称,王作宾在这一带的产业,除了庄田,还开办了炼铁厂,建了街场。下坝的街场上,新中国成立前有饭馆、客栈和烟馆,商贸相对繁荣。
作为仁怀县城北出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加上水肥地美,还有定期交易货物的场,水塘也被农民起义军、土匪看中。“原来,这里驻过兵。”胡廷灿说。
清咸丰四年(1854年),桐梓县爆发了杨龙喜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义军攻克桐梓县城,建立江汉政权,改桐梓县为“赛波府”后,派上将军邹辰保进攻仁怀县。第二年,在攻下仁怀县城前,邹驻兵水塘庄上,并在山上垒砌了一批2至4米高的哨棚。
“庄上”,这个地名今天仍在沿用,是水塘村下属的一个村民组。我们推测,“庄上”极可能是指以水塘天和号或其他地主的庄田。而淹没于密林中的哨棚,据称至今仍可见到部分痕迹,晴好天气情况下,站在部分建立哨棚的山顶,极目远眺,可观察到仁怀城区、茅台、喜头、高大坪。

【寻仁迹】水塘村往事

杨龙喜农民起义军在水塘的驻军地庄上,位于水塘天和号正前方百米处一个土台上。现在,这里的地名叫“营盘上”,被一大片硕果累累的桃林包围,紧挨着水塘幼儿园和几户农家。不过,村里了解杨龙喜农民起义军曾驻扎水塘、备攻仁怀县城历史的人不多。
这或许,杨龙喜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后来是智取仁怀县城,在水塘境内未发生激烈交战,且时间短暂,留下的故事也少。也或许,咸丰、同治年间,叠加的太平天国运动、贵州苗民大起义,加上匪患横行等,让整个社会动荡不堪、民生凋敝,很多人死于战火,还有很多人流亡他乡,加之传承不够,导致乡村记忆缺失。
当然,随时间推移和城市化进程,乡土文化传承和村史教育欠缺,类似乡村记忆“断篇”,是多数农村的普遍现象。因此,适时在学校、村社等开设乡土教育课程、传承乡土文化和技艺,迫在眉睫。好在,仁怀市已经启动了村志编纂工程,拟为每个行政村都写一部村志。
杨龙喜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了。但是,他们留在水塘的军事设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过作用,成为保卫县城的阵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仁怀匪患猖獗。蔡维新、张家桦、田华彬等为首的土匪,与遵义匪首漆文彬等纠结,长期在以怀北为主的地区活动,抢掠百姓、攻击政府机关。1950年4月至8月期间,土匪对水塘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每次人数不下千人。他们试图先行夺取并控制水塘,打通前往攻击县城的道路,但均遭到人民解放军、地方干部和工作人员、群众迎头痛击,最终溃散而逃。
【寻仁迹】水塘村往事
这些战斗,被统称为“水塘反击战”。后来,曾先后担任仁怀县县长的王卿臣、马士臣,当时分别任仁怀县第七区区委书记、区长,两次带领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水塘村与匪短兵相接、奋力反击,并在赶来增援的解放军反击下,击溃土匪,保卫了仁怀县城。
今天,水塘成为一个行政村。随着蓉遵高速公路的开通,它作为北出仁怀市区的通道功能优势,已逐渐失去。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心地带原来道路两侧的低矮民房,改造成具有黔北民居风格的街房,茶馆、餐馆、超市、五金、小家电等店铺一应俱全,俨然一座小镇。调查显示,居住在这一片区的居民,秉承了祖辈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神,有很多在早年就进入茅台酒厂,从最基础的工种做起,成为产业工人,还有的则开办了自己的酒厂、销售公司等。
同时,作为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而当年杨龙喜农民起义军驻兵、中央红军过境、人民解放军反击土匪之地,已成公园、果园,涵养着水源,守护着青山绿水,也是村民服务城市、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基地。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