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

【寻仁迹】茅坝场

来源: 酱香仁怀  发布时间: 2024-04-08 作者: 莫论章

茅坝场即今天的茅坝社区所在地,这里店铺林立,市场繁荣,既有传统大农耕的乡愁记忆,也有现代小城镇的时尚韵味。既有“九井八庙十茅台”的历史云烟,也有“茅坝姑娘”的美丽传说。

【寻仁迹】茅坝场

茅坝集镇

 

从仁怀县城出发,一直向南25公里,就到达茅坝,当地人自豪地称为“怀南明珠,锦绣茅坝”。的确,这里农耕发达,商业繁荣,是仁怀南部的商品集散地。地形上是一个典型的贵州可称得上“山区坝子”地方,四周群山耸峙,由打鼓坪、沙岗屯、大油盆、关口、猴子岩、三棵庄、罗家山包围,从猴子岩又分支一连续不断的形似钟鼓的十三个小山头延伸至茅坝场的朱家湾山,乡人称为“十三太保”。中间是一个2000余亩的田坝,是茅坝场的粮食生产基地,常年种植水稻、蔬菜、油菜、小麦等作物。方家河、刁匠河自西、北方向流向茅坝场的胡家洞会合后经打鼓坪山中的暗河在出水洞注入跳蹾河后,经两岔河、五马河、沙坝河汇入赤水河。

一、场镇繁荣

走进茅坝场的老街,一种浓烈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斑驳的石梯,传统的雕花窗,光滑的石板路,高悬的吊檐,临街的柜台,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物件渐渐失去从前的功用,但仍可管窥场镇曾经的繁荣。

西晋时,彝族扯勒部征服今茅坝的濮人部落,建立茅坝则溪,为永宁十八则溪之一。《遵义府志》卷六·场市载:“仁怀县毛坝场,城南九十里,李里,日二、六集。”茅坝场镇历来为怀南最大的集贸市场。乾隆十年(1745),赤水河治理后,川盐入黔,从仁岸茅台起运的盐巴经中华、岩桑溪、干沟至茅坝场,合鄢家渡、黎民至茅坝场的古盐道,最后到达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带动茅坝场商业、运输业、饮食业、服务业的发展。清代湖广、江西、四川商人来到茅坝经商,并修建了江西会馆(万寿宫)和湖广会馆(禹王宫)。

【寻仁迹】茅坝场

茅坝场

 

民国年间,来自四川的江津、铜梁、璧山、泸州、合江等地。他们制售土酒、菜油、木漆、茶油、桐油、黄蜡、棉布等。商人们引进贵定产的条烟、四川内江的毛烟、四川顺庆的绵烟、本地产的土烟进行出售。也还有经营饮食店、照相、理发等服务业。

解放后,来自四川、重庆、湖南的商贩,从事开染坊、洗猪毛、收天冬、织土布、开栈房、盐巴店、杂糖店、卖碗、胆巴、印染、制麻煻等,商品覆盖黎民、龙井、九仓、后山及四川椒园、石宝及金沙县岩孔、石场等地。

二、老街房

从前的市场,除了满足人的吃住的需求,对外地来进行交易的猪、牛、羊等牲畜也需要解决饮水和饲料的问题。整个老街就有4个水井,能满足市场繁荣的基本要求。在猪市坝、榨子门、丁字口、凉厅子、朝天井、万寿宫、禹王宫等处,一到农历三、六、九,黎民、龙井、九仓、后山、五马、三元、鲁班、四川椒园和古蔺的客商、乡民,都来这里交易。老街主要集中在从朝天井沿打鼓坪山麓向东山沟一带,民国时期均为木材房屋,店铺林立,街道用青石铺就,被过往行人磨得锃亮。

【寻仁迹】茅坝场

街场

 

老街上有一吴姓的住宅,因建新房后多年未居住,门前的石场坝也长满了杂草,房屋也是杂乱无章,蛛网遍布。但仔细观察,这是一幢民国时期传统的木材结构的房屋,石院坝、石檐坎、柱础、门簪、转角楼、垂花柱等,仍然显得鲜活生动。听主人说,这里属于茅坝场的上街,门口摆摊卖针头麻线,室内开中药铺,19353月红军过茅坝时曾在这里住宿过一晚,主人也为受伤的红军战士疗过伤。

东山沟目前还保留着一栋民国时期的木材房屋,二楼三进,是典型的街房结构。屋前两侧是柜台,主人姓欧,解放后也曾作为茅坝区署的办公地点。解放前的东山沟主要经营染布、药材、山货收购、米花糖、土酒等,二楼多为客栈,屋后天井和空地上多为染房和库房。木屋上雕刻精美,展示当时屋主人的富庶和地位。

三、九井八庙十茅台

茅坝镇素有“九井八庙十茅台”之称。其中九井为一碗井、和尚井、朝天井、木桶井、姚家井、朱家龙井、乌龟井、大龙井、干水井,八庙分别是财神庙、黑神庙、观音庙、济公庙、城隍庙、川主庙、山王庙、土地庙,建于茅坝街道周围,依山傍水,锁关把隘,反映出茅坝的古雅文风。其修建时间,相传均在明清两代。十茅台为从十三太保山脉向官院坝区延伸于中坝的十个茅草台,传为古代濮人祭祀先人的地方,现仅存一个。另有两寺(水口寺、普照寺),双宫(万寿宫、禹王宫)矗立其间。

水口寺龙柱: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台。

【寻仁迹】茅坝场

六十年代的茅坝场(右下为万寿宫)

 

禹王宫山门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在外平成河汉江淮。

万寿宫宫门楹联:宝殿巍峨覩金相庄严已接三清法界;天香缥缈对玉宝整肃如登九府神宫。万寿宫在六七十年代曾是茅坝区政府所在地,后拆除建茅坝法庭,现为交警中队的办公用地。曾经的三合院早已消失,只有后面还剩有用大型火砖砌的围墙。

【寻仁迹】茅坝场

寿宫围墙

 

四、人文

民国17年(1928年),茅坝在下街万寿宫、关文阁开办女子初级小学。民国18年(1929年),改“仁怀县第九初级小学”为“茅坝区中心小学”。2023年茅坝场有中学一间,小学2间。历史上考中有举人、贡生等,新中国成立后,更是为中专、大学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民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是赵登彝写的《茅坝八景诗》,包括龙山晚眺、戴帽峰高、洞口观月、茅台饷耕、九井澄泓、沙岗遗垒、文阁钟声、岩下弦歌。其中的洞口就是指茅坝场的穿过打鼓坪的地下暗河入口处。其中的洞口观月写道:“古洞幽深一线赊,磷磷石壁溅水花。两溪曲流消洞口,一轮皓月照平沙。昼夜潺声鸣断续,终朝辘转响参差。武林宛在归何处,避秦有路曷无家。”

【寻仁迹】茅坝场

茅坝场唯一的消水洞口

 

九井澄泓写道:“澄泓九井布乡街,生成造物巧安排。清澈澄莹深见底,香甘美冽鲜尘埃。烹茗邀宾堪涤虑,煮酒论雄可壮怀。迩来亦把心脾沁,助我诗怀且弄杯。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