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

【寻仁迹】“花县祠”里的家族故事

来源: 酱香仁怀  发布时间: 2023-10-18 作者: 黄黔华
出离茅坝集镇不远,与赤水河隔着一座山,有一个约60户人家的自然村落,名曰“潘家寨”,隶属于茅坝镇跃进村管辖。

【寻仁迹】“花县祠”里的家族故事

住在寨子里的人,大多姓潘。长期以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周边村寨似无不同。但走进寨子,一座“花县祠”,一座“花县第”,却让外人感受到寨里村民不一样的家族故事,看到晚清至民国的宗族自治与国家治理一瞥。
“花县祠”“花县第”,通常是指源自河南的潘姓家族,在迁往外地落业后修建的家族祠堂和房屋。“花县”之名,与潘姓有关。据载: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安)为河阳令,满县遍种桃花,浇花息讼,甚得百姓遗爱。后人遂用“河阳一县花”等代称潘安,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唐李贺《春昼》诗:“平阳花坞,河阳花县。”
而潘岳,虽在八王之乱后被杀,但他的官声和至情至孝被人们所铭记,北宋之前的《二十四孝》,还记载了他辞官奉母的故事。现今,我国很多地方的“潘氏宗祠”还是以“花县”入对联,以纪念晋朝潘岳,歌颂其把河阳县治理得好成为美谈。
潘家寨的村民,自称祖始周文王,潘岳之后。其初建于宣统年的“花县祠”中,一块石碑上如此记载了他们的家族故事:
“……备吾先世肇自周文王畢(bì)公之子季孙氏,食□于潘国,因以氏□序接。平王东迁都属荥阳太守,叔党公存为□国大夫。适至晋朝世美公署政陵泉令,□公英才冠于越府,安人丰美,掷果盈车,官直河阳,种□满县。于唐朝筠公祖身登黄甲,创状元第……后归田里,徙居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一十三都,住居太平桥”。

【寻仁迹】“花县祠”里的家族故事

潘家几经辗转后,因为一场几乎耗尽明王朝气数的战争,搬到现地。“我们这支人,有位叫做‘潘击鼓’的祖上。他跟随奉旨南征的刘、王、蔡、蓝等将领,一路征战到了这里。”潘运钊说。
这场战争,就是被誉为“万历三大征之首”的平播战役。其时,世袭700余年的播州土司杨氏反叛,万历皇帝动用了24万大军,兵分八路攻击前进,一路插向播州最后的堡垒海龙屯,终结了播州羁縻之制,实现“改土归流”。
潘家寨“花县祠”建祠碑刻,记载潘氏先人的参战经历:“由明万历间,吾击鼓祖协同刘、王、蔡、蓝奉旨征南,自原籍由泸州大田角分支创业于斯地”。
由于族谱遗失,也没找到其它旁证资料,现在的潘家人不明确这位参战的老祖,究竟是本来名叫“潘击鼓”,还是因在军中担任击鼓手的角色,被人称作“潘击鼓”。“总之,在那场惨烈的战争结束后,老祖活了下来,并且得到领照落业的机会。”村民潘万强说。

【寻仁迹】“花县祠”里的家族故事

潘家寨修建“花县祠”时,潘家已在此繁衍了16代,“人文蔚起”,还出了潘廷贡这样一位有功名的族人。他觉得,“今户口日藩,若不立有家法,则代远年禋之后,恐尊卑失序,典籍难垂”,应修建宗祠。
于是,从清光绪末年开始,潘廷贡号召族人捐钱、捐物、捐地,终于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成“花县祠”,置办祠田。同时, “恐后有不肖宗子连界,奸人乘便霸占,有妨宗祠祭祀。于是延匠镌碑刊铭以昭悠久,则祖宗之春秋祭祀有所凭依。备一族之世代源流千秋不紊”。
潘家寨“花县祠”,为穿斗式木结构三开间悬山顶屋面,坐东南向西北。其檐檩上有“大清宣统二年全月二十四日建立吉旦”墨书题记。按照清代宗祠修建规制,对应潘廷贡当时身份,这种建筑规格完全符合礼制。

【寻仁迹】“花县祠”里的家族故事

潘家寨“花县祠”落成后,潘廷贡向仁怀县署报告此事,并恳请登记确认“花县祠”祠田等。因为,按照清代规定,祠田等属于族产,需向官府报告并立册存档,载入志书,给予执帖,勒石保护。同时,清律还禁止盗卖盗买义田祠产,而且有祠产例不入官的规定,并给予赋税方面的优待。
按照这一规定,仁怀县署“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署理遵义府仁怀县事既补县正堂加三级记录三次何(廷珂)”,为潘家寨“花县祠”做了登记,并予以公告。
现存于“花县祠”内的其中一通石碑,即为公告。但这通石碑上的留印文字“贵州仁怀县印”,其内容与同一时期的规制县印不同,较为独特。据载,按当时的县印规制,其文字内容应为“XX县印”,并同时刻有满文。

【寻仁迹】“花县祠”里的家族故事

由于暂未查到清末仁怀县印印记,尚不能对该石碑上的“贵州仁怀县印”作出判断。此外,我们在查阅《仁怀县志》时,还发现宣统二年的仁怀县署名为冯文樾,而何廷珂的任职时间则是宣统元年。
潘家寨“花县祠”早期除了作为潘氏春祀秋祭场所,还被用作族学之地,用以教化族内子弟,由文化人向族内子弟传授《三字经》《百家姓》等。上世纪60年代,潘家寨“花县祠”一度被改为村保管室,并整体向后移了约20米。“把上面的瓦全都下了,村里的壮劳力齐上阵,抬着房屋架子往后抬移,整整搞了半个多月。”一位村民回忆说。
稍晚,潘家寨“花县祠”还曾住进过好几任出家人。“最后一位出家人,大约在20多年前去世了。”村民潘享强说。
潘享强说,现在,每年清明节,住在潘家寨的族人和由潘家寨迁出的族人,都要汇聚在这里商量春祀秋祭,以及扶养老幼等事宜。偶尔,也会有省外的潘姓人,来这里对字辈、“合谱”。
潘家寨“花县祠”中,现存有碑刻11通。其中,左次间檐下2通为近期刊立;明间神台上的5通和右侧墙角的1通为牌位,左侧墙角的1通为修祠序,均刊立于民国时期;左次间山墙内镶嵌2通,分别是宣统二年(1910)刊立的祠产告示契约碑和民国七年(1918)刊立的捐修宗祠碑记。

【寻仁迹】“花县祠”里的家族故事

这些碑刻,记录潘氏家族迁徙史的同时,也记载了这个家族的“人间烟火”,成为反映晚清至民国时期宗族自治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证物。清朝,历代帝皇奉行儒家文化思想,以“孝治天下”为基本国策,将家庙(宗祠)作为一个重要载体,通过旌表同居共财的大家庭、支持宗族制度等方式,鼓励宗族自治,强调共同体意识和互助精神,并给予祠堂族长相当的权力,有的地方甚至可“举族鸣其罪,纳诸竹笼,沉诸海而不为过”,以此风教天下,实现孝治,进而推动国家治理。
当然,旧时宗祠族长的权力,以及倡导的封建忠君思想等,连同晚清和民国的消亡,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但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
潘家寨“花县祠”中《捐修祠碑记》,记录了潘家族内人士敬献祠产、孝老的事迹,刊刻了族人因不孝敬老人、滥伐林木等被处罚的情况,以及族内修建祠堂、孝敬老人等各项收支数目。“听老人们说,族里有人犯了规矩、屡教不改,要被吊在祠堂走廊横枋上打。”他说,但自己从没看到过。
现在住在潘家寨“花县第”里的,是村民潘运钊一家。他们是潘廷贡的直系后代。据潘运钊说,“花县祠”“花县第”,以及碑刻上的文字,都是老祖的墨宝。“他是个读书人,当过族长。”潘云钊说,祠堂里所记载族内“动家法”的事,也是自家老祖晚年所为,并于秋祭时组织刊立于石碑上。

【寻仁迹】“花县祠”里的家族故事

跃进村村委会副主任潘正维说,潘家寨“花县祠”“花县第”,都被用作过教学。“潘廷贡本身还是一位教书先生,也是一位风水先生。”他说,周边村子里还流传着他精准卜算的故事。
据称,潘家寨里此前还有一栋老屋上也写有“花县第”。“可惜,后来修建新房时被拆了。”他说,按照潘家的规矩,只有读过书的人,才能当族长;只有族长家的房屋上,才能写上“花县第”。
以读书谋前途,是潘家寨现在的好家风。据潘正维说,不算已经迁出的,仅目前还住在潘家寨的潘氏后人中,尚有在读博士1人,在读研究生4人,大学生约10人。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