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赤水河连通长江,是各种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枢纽。酒,作为沟通神灵、愉悦精神的产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酒文化与华夏文化同步萌生,相互影响。从敬畏天地的祭祀文化,到两汉开疆拓土、唐宋的诗酒风雅,再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随处飘散着美酒的芬芳。
酒是一种文化符号,无处不在,浸染在每时每刻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酿酒历史久远,可追溯的实物证据距今9000多年。中国酿酒技法多样、酒类品种丰富,而酱香型白酒,是根据白酒的不同香气特征划分出的白酒香型之一。
贵州省仁怀市,是酱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核心区。产自这里的茅台酒,是酱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著名的烈酒。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受地域特征影响十分明显。“离开茅台镇,产不出茅台酒”,“离开仁怀,酿不出正宗的仁怀酱香酒”,这是人们对酱香型白酒酿造的科学总结。
神奇的环境、精湛的工艺、独特的人文,赋予了仁怀酱香型白酒的高贵品质,得以从丰富的酒类品种中,脱颖而出、异军突起。
仁怀酱香白酒的生产区域,又被称作仁怀酱香酒产区。所有产自该地区、采用特定工艺生产的酱香酒,统称为仁怀酱香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仁怀酱香型白酒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道法自然的酿造工艺,是产区人民尊崇自然、顺应自然、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赤水河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国家疆土拓展、政令传输、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处于赤水河最精华段的仁怀,历史隶属关系、行政区域几经变化,积淀了深厚,并因通道作用带来的大交流、大融合,进而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特征、产业特点,具有不可复制性。
绚丽多彩的仁怀酱酒文化,是仁怀乃至赤水河流与文化中,最为丰富、耀眼和感染力的部分。讲好仁怀酱香型白酒故事,对于升华流域文化、传播产区文化,赋能仁怀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可见的实物、可及的视野,多角度、多维度,融合流域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梳理了仁怀酒业发展概况,探寻酱香型白酒发展之路。
一
中国酒文化是典型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无论是采摘野生果实,还是耕种收获谷物,食物丰饶程度,是酒出现和存在的最基本条件。
河南省贾湖遗址中的稻壳,以及部分器物中残留物等,把中国酿酒历史,推至9000至7500年前。这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酿酒实物证据,也表明早在这一时期,中国已有酿酒的作坊。
一千公里外,地处云贵高原的赤水河流域,水汽充足、气候温热,适合很多动植物生长,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高,珍稀特有动植物保存多。这种条件,为生活在同时期的人们,提供了足够的食物来源。
大约24至20万年前的赤水河流域,人类正在从“站起来”,向更高的智人阶段过渡。一万多年前,崇山峻岭之间,早期的居民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河边台地上。人们把从河滩上捡到的石头,反复磨制成简易工具,用以砍、削、切割物品。同时,另一群人以泥塑形投以火,烧制所需一切物品,挂在渔网下的陶网坠,就是其中之一。
有山、有水,还有采摘不完的野果和驯化种植的稗、豆、粟,甚至少量的旱稻,以及取之不竭的鱼、禽,人们有了吃不完的食物,生活富足。酒,作为一种能刺激神经系统,使人心情愉悦、思绪纷飞的饮品,开始出现在赤水河流域早期居民的生活中,并把它首先献祭给神灵和祖先,再奉献给身边最尊贵的人。
与此同时,由黄河流域出发,顺着河流迁徙的一群人,抵达了赤水河流域。他们在赤水河两岸的台地上,就地取材,用家乡的技法,烧制生产、生活用具,使用还为数不多的锄制工具开荒种地。
陶窑,此时在赤水河岸边的台地上已经出现,烧陶技术也达到了一定水平,能够制作和烧制图形较为复杂、火候不错的陶器。同时,在个别地方,人们还掌握了利用草木灰,或者植物和矿物颜料为陶器上釉的技术。
位于赤水河中游地区,距离赤水河岸20多公里的盐津河峡谷上,一处山洞被人们短期利用。他们将带来的夹砂陶大口尊、圜底瓶、绳纹杯等,带进了山洞。这批器物,被确认是用于酿酒、盛酒的,带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特征。
盐津河峡谷上的山洞,叫做癞子洞(云仙洞),出土的陶尊、陶瓶、陶杯等,是赤水河流域迄今发现年代最久远的酒器、酒具,是国家二级文物,现收藏于仁怀市博物馆。
考古人员按照出土文物断代规则,按下限确定为商周时期器物。
酒作为通神之物,早期用于祭祀,或供权贵少量饮用。商周时期,酒的酿造,已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不仅有专门管理酿酒的部门,有负责监督饮酒的职官,还有专门酿酒的人员。商代,贵族的酒具是精美的青铜制品。而到了周朝,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管理制度,如《周礼·天官》记载:“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醍齐,五曰沈齐。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另有专事酿酒的“酒人”中,“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
这里面的“事酒”、“昔酒”、“清酒”,是指三种不同等级的酒。“事酒”,是专为祭祀而准备的酒,有事时临时酿造,故酿造期较短,酒酿成后,立即就使用,无需经过贮藏。“昔酒”,则是经过贮藏的酒。“清酒”,是要经过过滤,澄清等步骤,或为当时最高端的酒了。
同时期,上游及泛赤水河流域地区,遗址祭祀坑内出现的酒器、酒具,式样丰富、花纹复杂、做工精致。这些现象说明,早期生活在赤水河流域的先民,有了与黄河流域大致相同的祭祀形式。
古老的大型祭祀仪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宗庙祭祀,一是天地祭祀。与前者不同,后者是在高台上搭建起露天祭坛举行,每年春、秋两祭,祭品除生命力最旺盛的五谷、牛、羊等,还有酒水。此外,有特定的祭器、礼仪和舞蹈。
茅台地名的来源,与祭祀有关——茅草搭建的祭祀台。此外,在今天仁怀的南部,茅坝镇有“九井八庙十茅台”的说法,据称也与赤水河流域先民生活、祭祀活动相关。
我们似乎看到:3000多年前,生活于此的人们,聚集在赤水河边的高台之上,围着用摆放了茅草束的祭坛,在部族头人带领下,举行神秘的祭祀仪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天地万物的赞美。祭祀前,掌管祭祀的人将专门酿制的酒,置在茅草束上。酒液渗漏而下,视为神在饮用,人们为之欢呼、舞蹈,庄严、热烈的祭祀活动随之开始。
某天,突如其来的一场洪水,袭击了人们位于河岸台地上的住所。一位部掌管祭祀或地位较高的人,带着他认为重要的器物——大口尊、圜底瓶、绳纹杯,在众人保护下,逃往高处,找到了癞子洞,暂避灾难。但不知为何,他在离开时没有带走。直到3000年后,一群妇女来到癞子洞,意外发现了黄土之下的器物。
二
祭祀,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从未间断。生活在仁怀的人们,无论时光飞逝、岁月更替,也从未中断过对天地的敬畏,对祖先的敬仰,并且将新技术结晶,首先用于献祭。
汉代铜鼓,即是其一。
1985年4月初,茅台镇村民在银滩村葫芦田挖酒窖过程中,发掘出一面铜鼓。经鉴定,为东汉器物,命名“茅台铜鼓”。
茅台铜鼓为束腰形,重18.15公斤,通高33厘米,面径57厘米,足径57厘米,表面饰弦纹、芒纹、蝉翼纹、锯齿纹、游旗纹、翔鹭纹等,造型凝重、纹饰清晰,叩之声音浑厚。
铜鼓,在古代是重型礼器,既用于战阵助威、召集群众,也用于大规模的祭祀、婚丧、喜庆节日活动中,是一种号召乐器,使仪式更显庄严隆重。相关研究认为,在西南山区,铜鼓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为民族首领和贵族所独占,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重器或礼器,也成为被祭祀的对象。
汉代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强盛的朝代,汉武帝一心开疆拓土。赤水河流域乃至整个西南,都是他扩大版图的一部分。
事实上,汉武帝开发“西南夷”之前,另一位帝王也惦记着西南地区。秦统一六国后,在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僰道”基础上,将道路向西南修建到云南境内。此路宽五尺,长千余公里,被称为“五尺道”或“古秦道”,为秦王朝的势力扩张,提供保障,使秦帝国的统治伸达到了今滇东北地区。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
秦建成的“五尺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由中央政府修筑的通往西南边地的官道,应视为国家对西南地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开发。其时,仁怀分属蜀、巴两郡。
秦灭。胸怀壮志的汉武帝,一心开疆拓土。
彼时,唐蒙在江西当番阳令。王恢出击东越时,他奉命出使南越。在这里,他品尝到了美味的枸酱,在市场上看到了邛竹杖等。回到长安,专门向商贾打听枸酱来由,方知是由蜀商私贩而来。
由此,唐蒙确认,夜郎与南越有道可通。复命时,就向汉武帝报告了这个发现,建议向夜郎借精兵十万,“浮船牂柯,出不意,此制粤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甚易”。
“上许之。乃拜蒙以郎中将”。于是,唐蒙率领上千军士、上万后勤保障队伍,开山修路,经今天四川省合江县的巴符关,渡过赤水河,出使夜郎,最终将西南广袤之地纳入汉之版图。
今天,关于枸酱,尽管西晋《华阳国志》载“帝既感邛竹,又甘蒟酱(枸酱)”,宋伯仁在《酒小史》中列举的106种酒中,确认唐蒙品尝到的枸酱是一种酒,清代《续遵义府志》中也说“枸酱,酒之始也”,清人诗词“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鰼部来”,但出于某些原因,时有争论。
不过,唐蒙饮枸酱而取夜郎这段历史,铁板钉钉,无人再驳。至于枸酱为何物,尚有争论,有的认为是由某种草本植物,但多数认为是一种叫做“拐枣”的果子。后者,学名枳椇,在赤水河两岸十分常见,这种乔木上悬挂的果实,状如鸡爪,富含糖分,每年霜降后熟透掉在地上,捡起放到鼻子前,能够嗅到淡淡的香甜,入口有酒味,今仍有人以其制酒。
西南夷的开发,使得赤水河流域的政治、经济,都有了长足进步。出土于罗村梅子坳的铁锯表明,铁制农具已在赤水河流域普遍使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能收获更多农作物。
仰仗于铁制工具的广泛运用,一些有实力的人,在高处的山崖上,开凿墓室,希望能早日登临仙境。这种被称为崖墓的墓葬形式,造价高昂,往往一孔普通墓穴所需的金钱,可以购买2100至2500斤大米。但是,汉至两晋,崖墓形式,在赤水河流域成为一种风尚,今天仁怀境内的五岔、学孔等地有遗存墓穴。
除了开凿艰难的崖墓,还有很多土坑墓和砖石墓。这些砖石墓中,沿着神道进去后,部分还是“一室一厅”、“两室一厅”,陪葬丰富。
赤水河边的合马,至少有两千多年开发史,并可能存在大型聚落遗址、街市。1991年发掘的一座汉代墓葬中,出土了陶瓶、陶釜、铜釜、陶盆、陶盒、陶罐、刻刀、砍刀、铁锯、铁斧,以及大量的五铢钱、大泉五十及大布黄千等货币。
墓内还出土了体积较大的酒瓮、铺(或为“辅”,下同)首衔环酒壶、酒坛、酒壶等。其中,酒瓮体积较大,能装下八十至百斤美酒,酒坛容量为16斤,酒壶可装4斤;而高35厘米、腹径32厘米的铺首衔环壶上的铺首图形,是饕餮兽首像,代表着等级。
附近另一座汉墓,则出土了抚琴俑、听琴俑、舞俑、说书俑、持锸俑、陶屋、陶鸡、陶猪、陶狗等。其中,持锸俑身佩环首刀、右手持锸、左手提撮箕;抚琴俑神态专注;说书俑手舞足蹈、笑脸略显夸张;舞俑裙摆袅袅;陶猪体态肥硕;陶屋为斗拱承托屋顶。整组出土器物,反映出当时的劳动、生活、娱乐场景,以及墓主富足的生活状态。
身佩环首刀、持锸提撮箕的陶俑,其原型身份可能是“家兵”,表明赤水河两岸的地主阶层,采取了亦兵亦耕的方式——平时进行农业生产,战时要服从征调参战。
从陪葬的钱币看,这应当是西汉末期的墓葬——王莽纂权后,设“六筦”之令,对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发行了大泉五十、大布黄千。
这一时期,王莽罢“榷酤”,“令官作酒”,每郡设酒士一人,专门管理酿酒,且规定“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率开一卢以卖,雠五十酿为准。一酿用粗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各以其市月朔米麴三斛,并计其贾而参分之,以其一为酒一斛之平。除米麴本贾,计其利而什分之,以其七入官,其三及醴酨灰炭,给工器薪樵之费”。从出土的酒瓮、酒坛、铺首衔环壶等文物推测,仁怀境内西汉末期已酿酒作坊。但由于赤水河地处偏僻,存在政策滞后性因素,因此合马的酿酒作坊,不一定是官酿,但肯定是产销一体的商业作坊。
稍晚的汉末,酿酒业进一步发展。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诸葛亮经略南中期间,“为夷作图谱时”,画了夷人“牵牛负酒”、带着金银珠宝觐见汉族官员的形象。据载,南中是一个很广泛的区域,包括了今天贵州大部地区。
更下游地区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提着两个酒坛的陶俑。从这个陶俑迈开大步的形态推测,他极可能是某个酒家跑堂小二形象。这件陶俑进一步证明,汉代赤水河两岸酒产业兴盛。
汉代人事死如事生,死后墓葬内的陪葬品,大多与其生前生活、生产场景,以及财富拥有状况有关。这些出土文物,向后人传递的信息是:
随着国家开发西南夷的脚步,地主阶层在赤水河两岸兴起,开启了流域的庄田时代。他们用获取的先进工具、技术,促进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可以规模化酿酒,甚至形成了商业化酿酒作坊,并因此积累财富。有了富足的生活,地主阶层精神生活需求增加,住在高大、宽敞的屋子里,饮酒、观舞、听书、抚琴,也希望死后能够成仙。
三
汉王朝的强盛过后,中国经历了较多次的朝代更迭,政局动荡、战争不断。部分阶段,国家对偏远地区的掌控能力下降,使得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播受到局限。
在今天的贵州地区,两晋过后,保留有明显隋唐特征的历史遗存相对较少,出现了所谓“文化断层”。但考古工作者认为,事实上,赤水河流域不存在“文化断层”,而极可能是现在的人们对该时期、该地区的遗存缺乏典型性标本,认知不足。
隋唐,中国酒肆林立,酒文化盛行,曲水流觞、飞花令等,都是盛极一时的享乐方式,由此产生了大量与酒有关的诗词。其中,仅是唐代,流传下来的就高达7000多首。而在赤水河地区,彝族先民,常用米酿酒,“酿酒米开花,酒如露疾下”,人们“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段时间,由于国家动荡、战事频仍,人口流动受到严重制约,国家也更多精力经管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羁縻之制。地处山区的仁怀及整个赤水河流域,以本土少数民族首领、部族为主的势力,由此兴起、主导一方,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处于内部循环、发展状态。但同时,这也给该区域多数地区,经济、社会保持相对稳定,提供了条件,并保存了原有文化、习俗特征,成为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部分。
直至唐末,南诏之乱,杨氏入播,微澜初起。
据称,这段时期,发生了遵义版的“鸿门宴”——唐乾符三年,潘阳镇守穆星天率军入播,先于杨氏平定播州。杨氏抢功,在遵义城郊设下酒宴,趁机杀害穆氏,随后向朝廷报告自己平定了播州,获得“世袭罔替”的诏令。
这是一个广为传播的穆氏家谱故事,丰富了地域酒文化。
北宋大观三年,仁怀置县,加速了赤水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其时,仁怀隶属今天的四川,其辖地范围大致包括今赤水、习水及仁怀一部,治所在赤水的复兴镇。这也是该地区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国家行政区划。
宋代商贸发达、经济活跃。这段时间,唐朝人浓厚的饮酒习俗,被接续下来,而占城稻的推广,让人们有了更充足的粮食。同时,宋代酒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很长一段时间,连军队中都设有不同级别的酒库。
宋人张能臣《酒名记》中,记载了全国200多种美酒。南宋高宗时期,为筹集军费,还推行过“隔槽法”的酒政,通过政府垄断酒曲、酿酒工具,让需要酿酒的人带着粮食,到专门的地方去购曲酿酒,每石粮收酿酒费3000文,以及22文杂费,以提高酒税。
赤水河地区山高,多坡耕旱地,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不多。这时候,小麦、水稻或旱稻、豆类、油菜及稗等,是该片区的主要农作物,耕作技术成熟,产量不低。高粱,也是这一地区的粮食作物,且是原产地,有很多个品种,但叫做“蜀秫”,或者“巴禾”。
粮食充足了,还能带来较高的利润,酿酒自然成为一种新产业。南宋朱辅撰写的《溪蛮丛笑》一书,记载了类似今“咂酒”形式的“钓藤酒”,犵狫(即仡佬族)富人用白金制作鸟兽形象的酒藤饮酒的事情。还记录了祭祀、葬礼等场合酿酒杀牛的场景。
《续资治通鉴》记载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13年)四月二十三日阿永蛮部去泸州敬献供马之事时,还讲到:阿永蛮部每年定期去献马,其随从会将白茶、麻、酒、米、鹿豹皮等,装在船上,顺河而下,前往泸州交易,高峰时达到千人规模。
阿永蛮部,是早期彝族扯勒阿永蛮部,辖地包括今天的叙永、古蔺,及今仁怀茅坝等部分地区,而茅坝一带少数民族善饮、善酿。由此可见,在宋代,该地区的酿酒业兴盛,且销往外乡,是重要的产业。
自唐末入播,播州杨氏土司逐渐强盛,实力更雄厚,其统治了包括今天遵义市大部及周边地区,已近巅峰。宋代播州杨氏土司墓葬中出土的成套酒器、酒具,以金、银、玉制作,十分精美;宋代墓室内的石刻《备宴图》,世界文化遗产地海龙屯出土的“公道杯”、宋代酒具残片等表明,酒在杨氏土司的产业发展与生活、交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形成丰富的酒文化体系。
国家的茶马交易政策,惠及到赤水河流域地区。掌控地方大权,又享受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轻税赋的优惠政策,播州土司的产业发达。今荣昌坝地区,当时名叫石粉栅,既是土司的边境重镇,也是重要的汉夷间交流口岸,设有派出机构。可以想见,赤水河上、崇山峻岭之间,产自播州的茶叶、酒、蜂蜡等土特产,在此汇聚,乘船而下;来自汉地的瓷器、精美织锦等,在此登岸后,送往山区……石粉栅是何等热闹。
土司本人也在经商。文献资料记载说,播州土司持有的铅、锌矿产,以及木材等,顺赤水河而下,卖到了泸州,更卖到了江南、京城,规模庞大,甚至由于存在堵塞长江航道的危险,被沿岸官员扣押。
上世纪80年代,荣昌坝宋墓群被发现。墓内精美的石刻,不但是赤水河流域工匠精湛工艺的见证,还足以证明宋代石粉栅地区的分容、富庶。
荣昌坝宋墓中,出土了一组飞天石刻图案。
飞天,最初作为佛教的画像,是人们对虚拟梦幻仙界追求的表达。甘肃敦煌,是中国最著名的飞天图案集聚地,图案形成年代跨越了从“十六国时代”到元到末期。研究认为,飞天图案最早是从印度传入,然后向全国传播。荣昌坝宋墓中的飞天图案表明,荣昌坝的对外文化交流达到相当程度。
当然,荣昌坝宋墓中出土的飞天石刻图案,与后来的茅台酒飞天商标,没有关系。但两者,表达的都是精神向往。难道,700年前荣昌坝宋墓的主人,请工匠雕刻飞天,是为后世留下的注脚?
繁荣的宋代,亡于外患。虽地处抗蒙前线,但蒙军碍于播州土司的强大和骁勇,进攻大宋腹地的路线,绕开了播州,使得播州免于战火,仁怀经济、社会前行步伐不歇。
四
元代,让播州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誉。播州土司的儿子杨汉英,由元世祖赐名“赛因不花”。后来,他接替父亲杨邦宪,成为播州第十七代土司,积极拥护元世祖推行的行省郡县制、平叛镇乱、推行改革减轻农民赋税,使得播州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此时,播州宣慰使司改为播州沿边安抚司,设有仁怀、滋州等长官司,而石粉栅等地的功能,可能被进一步加强,并设立了高于宋末的军政派出机构。这个时期,酒的酿造,仍然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且饮酒风气极盛。《世祖本纪》记载:“(至元二十九年),一岁天下所入,凡二百九十七万八千三百五锭”,酒税占到全国税收的15.7%,可见元代饮酒风气之盛。有人根据相关记载,撰文推算称,在元大都,人均每天所消耗的酒多达半斤以上。
元代采取了与宋代类似的酒政制度,强调以官酿官售,禁止私自酿造,且对私酿有极为严厉的处罚,也在粮食欠收时一度禁止酿酒。但同时,元朝廷又根据实际情况,对全国采取了不同的酒政,如属四川管辖的仁怀,则以茶盐商酒竹冲抵军饷。至元十四年,由于天灾,粮食歉收,国家一度禁止酿酒,这也导致无税可收,第二年又以川蜀多岚瘴,松弛酒禁,“民之衰疾饮药者,官为酝酿量给之”,只是实行了专卖制度。
这个时期的仁怀,推测已掌握蒸馏酒技术,并在明代得到发扬。
明代于赤水河流域,战争频仍,但作为运输大通道和产业基地的优势,开始凸显。其中,皇木采伐是一项艰辛、浩大的工程,持续了数百年之久。产自仁怀等地金丝楠木等,被运往京城,修建宫殿。
正德状元杨慎被贬云南路过赤水河,写下“层冰深雪不可通,千寻建木撑寒空。明堂大厦采栋梁,工师估容穿蒙笼。此水奔流似飞箭,缚伐乘桴下蜀甸”的诗句,描述采伐、运输皇木的场景。
被誉为明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战役,万历皇帝动用了高达20余人的军队,分八路向播州腹地挺近。为了军队保障供给,还有大量的后勤人员。战后,平播大军及部分后勤保障人员,留在了播州,据称数量多达二十万之巨。一些民间资料称,战后留守的军事人员,亦兵亦农,广垦荒袤、自给自足。其中部分以酿酒为业者,为解决酿酒粮食不足问题,发明了反复蒸煮酒醅的方法取酒,然后按照不同的酒质售卖。
关于平播战争留守人员酿酒创造的反复蒸煮取酒法,受目力所限,未能在正式文献和书籍中看到,仅停留在部分口碑之中,特记于此,待日后详查。
事实上,明代初期,为巩固边疆,强化边远地区管理,朱元璋推行屯、卫制度,大量军人、官员和开垦者驻扎,赤水河就已是粮草、食盐等保障的运输大通道。当时,经过仁怀的盐路商旅不少,河面舟楫颇多,陆路肩挑马驮者络绎不绝。而且,明永乐年间改革“纳米给盐”,增加商贩利益,以及明万历推行“纲法”,实行“许可”制度,盐商纷沓而来,使得赤水河愈发热闹。
与此同时,明代茶马交易进一步扩大,在黔北地区设立国家茶仓,原本盛产茶叶、马匹的赤水河流域,航运更加繁忙,商贾也逐渐增多,文化和技术交流频繁,对白酒的生产和需求产生积极影响。
这一时期,仁怀酿酒的法式变得多样,酒品丰富。除了米酒、高粱酒、苦荞酒,还有甘蔗酒、芭蕉酒、青冈籽酒、柿花酒等等。
明代正德年间状元杨慎的诗词,记录了一些酿酒工法和原料、饮酒习俗:“酝入烟霞品,功随曲蘖高。秋筐收橡栗,春瓮发蒲桃。旅集三更兴,宾酬百拜劳。苦无多酌我,一吸已陶陶。”描述了人们用青冈籽、粟米及野果酿酒,聚集饮用“咂酒”的场面。
但对仁怀酒业尤其是品质的最重要影响,应是粮食作物种类的变化——玉米、红薯等传入中国,在四川、贵州等地推广种植。明代绥阳县知县毋杨祖在“利民条约”中写道:县中平地居民只知种稻,山民只知种秋禾、玉米、梁稗……”可见,玉米自明嘉靖年间初入中国,很快推广开来,成为主要杂粮之一。
这些对土地要求不苛刻、产量甚高的农作物,尤其适合平坝少、山地多的赤水河流域,丰盈了山区居民的粮仓。有资料称,红薯当时的亩产量,有“三四十石”之多,居民切碎拌入稻米蒸煮为粮。
粮仓丰盈,人口急剧膨胀,资料显示,明末,四川人口900余万,贵州约70万人,中间虽经历了战争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至清末时,四川人口高达7900多万,贵州人口870余万。
粮仓丰盈,推动酿酒业技术进步、品质提升。考古工作者在茅台镇酿酒遗址中,找到的采用窖坑发酵酿酒线索。这表明,由于粮食产量的增加,工艺更复杂、耗时更长、品质更好的纯粮酒,已在茅台镇规模化生产。
但明末的赤水河流域并不太平,先有播州土司杨应龙反叛,朝廷被迫征调20余万大军平播,后有奢崇明之乱,祸及川黔。而两次战乱,仁怀都处于战场中心,尤其是长达10余年的奢安之乱,叛军占重庆、克泸州、拔遵义、建“大梁”、围成都。期间,朱燮元督导的遵义府监卢安世率兵,驻扎南部鄢家渡一带,与奢氏交战,一度因粮草不济,官兵断炊,只能靠红稗、高粱救命。
接连两次规模、持续时间长的战争,几乎耗尽明王朝的气数,对流域经济社会造成巨大伤害,迟滞了酿酒业发展。同时,也能看出,明末时期,粮食品类丰富了,口感不好、不易消化的高粱,已不再是人们的主粮,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用来充饥,由此也为仁怀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的酱香白酒,提供了发展空间。
五
明代,国家货币多种混用,金融管理混乱。清代汲取前朝教训,改为银锭和铜币,由此导致银、铜消耗巨大,但又担心工人聚集形成反清复明力量,国家不敢轻易开采铜矿,只能从日本进口,每年多达数百万公斤。
康熙五十年(1711年),幕府时代的日本,开始限制中国船只进入,并对铜矿等进行保护。进口受限,以至国家连铸造钱币的铜都无法满足。因此,国家决定在云南会泽、四川属下的遵义府绥阳等地开采铜矿,运往北方等处造币。同时,在贵州赫章一带开采铅矿,扩充军备。
这对于赤水河,是新的历史机遇。山高水远,南铜北运、南铅北运走陆路成本巨大,效率低下。同时,贵州不产盐,主要靠外运进入,导致“斗米斤盐”,很多人“当其(盐)匮也,代之以狗椒。椒之性辛,辛以代咸”。
“狗椒”,即辣椒。这种大约在400年前传入中国,最初作为观赏植物种植的东西,明末开始成为人们重要的调味品。而在缺盐的年代,人们以其辛辣之味,代替了辣椒。
清乾隆年十年(公元1745年),时任贵州总督的张广泗,基于这些状况,从国家大局、民生之计考虑,向朝廷奏请疏浚赤水河。他在奏章写到:“滇黔铜铅每岁由陆路运输,节节皆山,驮载艰辛,脚费浩大;且黔省不产盐,所需食盐须从川地肩挑,运到猿猴(今赤水市元厚)发贩”,“若开修赤水河,盐船可通行,盐价立见平减。偶遇丰歉不济,川米可以运济,实为黔省无穷之利”。
于是,赤水河又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运输的大通道,几番整治。
赤水河航道疏浚,通航能力提升,从长江口到上游今毕节市境内,都能行船。河面上,顺水而下的船只,运载的是国家急需的铜、铅,以及两岸土特产;逆水上行的,则是贵州急需、来自江淮和四川的食盐,还有善于经营的晋陕商帮。
后来,赤水河退出了南铜北运大通道,但物资运输依然繁忙,形成著名的仁岸。通过盐政改革和“兼并重组”等,设有盐号“协兴隆”、“永隆裕”、“永发祥”、“兴盛隆”。盐运兴盛,丰富了仁怀的商业形态。商帮的消费力,刺激了白酒酿造及工艺的发展。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成书的《黔南识略》中的记述:“茅台村地滨河,善酿酒,土人名其酒为‘茅台春’”。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4年)的三百梯路段修路碑记,记载了“偈盛酒号”,表明较大规模的酿酒作坊,已在茅台镇出现。
清嘉庆年间的《仁怀草志》中写到:“城西茅台村酒,全黔第一”。
至道光年间,茅台镇“家惟储酒卖,船只载盐多”。
《遵义府志》引用《田居蚕食录》说:“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其料纯用高粱者上,用杂粮者次。制法:煮料和曲即纳窖中,弥月出窖烤之,其曲用小麦,谓之白水曲,黔人称大曲酒,一日茅台烧。”这表明,至少在清代道光之前,以茅台镇为中心,仁怀酿酒已形成特殊工艺。
《续遵义府志》援引《近泉居杂录》描述这种工艺的文字:“纯用高粱作沙,蒸熟和小麦面三分,纳粮地窖中,经月而出蒸熇之,既熇而复酿,数回然后成;初曰生沙,三四轮曰燧沙,六七轮曰大回沙,以次概曰小回沙,终乃得酒可饮,品之醇、气之香、乃百经自具,非假曲与香料而成,造法不易,他处难以仿制,故独以茅台称也”。
后人普遍认为,《近泉居杂录》中的这段文字记录的,是基本定型的仁怀酱香型白酒工艺。而仁怀作为全球酱香型白酒的中心,就此拉开序幕。
值得注意的是,《近泉居杂录》中,关于酱香型白酒工艺的描述,讲到“非假曲与香料而成”,说明早在清代中期,仁怀酿酒技师们通过经验总结,已熟练掌握了与自然的互动,在仁怀酱香型白酒酿造中,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物质辅助发酵、提升香气,而是完全以纯自然状态酿造。
尽管此时因玉米等推广种植,粮食产量增加,但贵州山多地少,可以种粮的土地面积有限,酿酒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吃饭与酿酒用粮的矛盾。《遵义府志》中,这样描述了人们吃饭与酿酒用粮的矛盾:“仁怀地瘠民贫,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青黄不接之时,米价昂贵,是困于食,职此故也。”毕竟,保障人吃饭始终是头等大事。当时,人们还是将水稻等主粮放在首位,口感较差、作为杂粮的高粱种植面积有限,导致酿造酱香型白酒的高粱,产量并不是太多。以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为例,全县高粱种植面积8000亩,单产仅为26.5公斤。因此,工序复杂、耗时长、用料考究的酱香型白酒,产量有限,价格更高,非一般群众所能消费。
而此时,以盐商为主茅台镇的商业形态基本形成,除了四大盐商口号,酒坊不下20家,棉布、百货、土产、山货、造纸、窑陶、土纺土织、饮食、旅栈等行业应运而生。其中,较大的商号有:成金、成茂、成玉、成泰、泰来、泰和、清泰、吉昌、富昌、丰昌、世昌、合兴、大顺、永丰、裕发、德太、聚盛等20多家。
因为人流聚集,酿酒业发达,自明代嘉庆年开始,至清代中后期,三合粗砂陶、二合陶坛、两河细瓷为代表,窑陶业在仁怀形成集群化发展格局。这些产品,除了满足本土消费需求,还有很多销往毗邻的县份和四川。
商人们走南闯北,也把产自茅台镇的白酒,销往外地。可以说,以盐商为主的商务群体,是高端白酒产品的仁怀酱香型白酒早期主流消费群体。同时,酿酒业兴盛也为国家和地方财政提供了重要财源。清咸丰十年(1860年)贵州开厘金,开始将酒税混入普通百货中征收。厘金局设立后,初有酒厘规程,明确酒厘由厘金局卡经征收,酒税由各县署经征,地方官绅又收酒捐。
由于国家偿要还债务和战争赔款,酒厘逐渐提高比例。咸丰时酒的厘金比例是:茅台酒每百斤抽银1两,烧酒抽银1钱,其它土酒抽银6厘。到了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酒厘又在原有基础上,每百斤加征8厘。此外,在道光二十九年(1903年),国家派给贵州的当年烟酒厘金征收任务,高达白银6万两之巨。
咸丰时期贵州酒厘、酒税征收比例表明,当时的茅台酒,是泛指产自茅台镇、以特定工艺酿制的高端酱香白酒。烧酒,则是指采用其它工艺或原料酿造的白酒。耗粮、工艺复杂的茅台酒,利润远高于普通白酒,对于国家的财税贡献也更大。
六
清后期,国家政局动荡,川、黔起义不断,仁怀屡遭兵灾,晋、陕盐商为避战乱,携带财产举家迁回祖籍地。然,随后发生在北方大地的回族大起义,持续了十二年之久,这些有钱人成为劫掠对象,家财散尽,再无重返茅台之力。
战后,四川总督丁宝桢改革川盐运销体制,以遵义人唐炯总办贵州官运官销。赤水河盐运的主体,逐步替换为黔商,较为有名的,是原来的永隆裕盐号,它由总局文案华联辉持有。华联辉是遵义团溪人,在茅台镇有两家盐号,即永隆裕,以及位于贵阳的永发祥。其祖母彭氏原来喝过产自茅台镇的酒,并念念不忘。为了祖母之愿,清光绪二年(1876年),亦官亦商的华联辉指示属下,购下一处茅台烧房废墟,开办成裕烧房〔后为沿袭乾隆时期“成义号”历史,改名成义烧房;《仁怀县志》《茅台酒厂志》等认为,成裕烧房是在清同治一年(1862年)茅台烧房旧址上重建〕,采用回沙工艺,为家人和亲友小规模酿酒,逐渐扩大规模。
成裕烧房的开办,重启茅台镇酒业。此后,又有荣泰和(后改名荣和烧房)、衡昌(后改名恒兴烧房)建成投产。华联辉“孝而酿”的故事,丰富了仁怀酱酒文化,后人言酱酒而必谈的佳话。
以成义烧坊为始,茅台镇酿酒业进入资本主义酿酒工坊阶段,也开启了贵州白酒产业的近代化工业历程。
早先设立的成义烧坊,最初并不对外销售,仅用于家庭饮用和馈赠亲友。后来,由于酒质优良,口碑扩散,前来讨要的人日益增多,华联辉才决定扩大规模生产,并定名为成裕烧房。
创立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的荣和烧坊,是由仁怀县地主石荣宵、孙全太和“王天和”盐号老板王立夫合办,三家按股提取利润。
荣和烧坊,也是仁怀酒业上的第一个股份制酿酒作坊。
清宣统二年(1910年),第一次全国性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南京召开,产自茅台镇的酒在博览会展品评比中获得了银奖。
但这一时期,时局动荡、交通不畅,酒业发展缓慢,不论成义,还是荣和,规模都不大。以成义烧坊为例,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也仅有两个窖坑,年产量为1750公斤,名叫“回沙茅酒”,产品由永隆裕、永发祥销售。而荣和也同样是两个窖坑,产量大约是1500公斤左右,产品主销茅台。
此时,人们当时已有浓厚的字号意识,但并无产品商标名称观念。因此,对产自同一地区的同类产品,皆以地名加产品名来定义。茅台酒也如此,表示是“茅台镇出产的酒”,但与它处区别的是,“茅台”代表地名,“酒”是产品名,合并起来称“茅台酒”,还表示这是一种与普通烧酒不同的白酒产品,而并非特指某一烧房生产的产品。
产量少、品质优的茅台酒,价格不低,每公斤售价2钱4分银子,比普通的高粱酒,要高出5至6倍。因此,购买者多为商贾、政务人员。此外,由于大都装在30至50公斤的坛内销售,少有小瓶包装,非一般实力的人群,难以购买。
民国四年(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举行。因为1910年在南京“南洋劝业会”上的影响,贵州省在筹集参赛产品时,推荐了成义、荣和的产品,并统一以“茅台酒”的名称、“茅台造酒公司”名义送展。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装在陶瓶中的茅台酒“一摔成名”。这是仁怀酱香型白酒在国际上第一次崭露头角。但随后,由于送展时并未区分产品生产厂家,以至在国际上获奖后,成义、荣和两家打起了奖牌争夺官司,直到1918年才算了结。
茅台酒获奖后,名气越来越大,销售日益扩大,贵州军阀、官僚和富商,都把茅台酒作为宴会和重要的交际礼品。周西成在先后担任贵州军务会办和贵州省长时,不仅每年要购买数千瓶茅台酒,送给南京政府要员,以及川、桂、粤军政人员,还安排驻防仁怀的下属,负责采购茅台酒,并让贵州驻外办事处推动茅台酒的销售。以至于,一段时期在贵州有了“有官皆桐梓,无酒不茅台”的民谚。
虽然,周西成处心积虑推广茅台酒,其本质是为自己打通关节、坐收渔利,但毫无疑问,他是茅台酒的重要推广者,对茅台酒早期消费群体的培育,以及品牌积累,起到了重要作用。
周西成战死后,继任者王家烈也是桐梓人,也是茅台酒的“粉丝”,尤其是他的妻子万淑芬,对茅台酒更是情有独钟。有资料说,她曾向桂系、粤系军阀送茅台酒数百瓶。而在他们的带动下,贵州军政要员去南京办事,也要采购大量茅台酒。
市场销售旺盛,成义、荣和两家抓紧时机扩大生产规模,成义烧房窖坑增加到12个,荣和增加到4个。不仅如此,原先经营鸦片的贵阳人周秉衡,认为风险太大后,也转行做起了茅台酒。民国18年(1929年),周秉衡与四川叙永商人贾文饮合作,在茅台镇投资创办了衡昌烧房(后更名恒兴烧房)。
最早打出“茅台酒”名称的成义、荣和,两家因总量不大,市场也各有侧重,虽有巴拿马奖牌之争,但未交恶,在经营上竞争也不明显。茅台酒的炙热,周秉衡建厂,让他们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因此,在衡昌烧房创办过程中,成义、恒兴开始联手,试图阻止衡昌建厂。衡昌建厂初期,因撬了河边一个废弃官渡的两船石头,荣和的老板以“破坏公益”为由,敲了衡昌30元大洋;衡昌占用厂房前后废弃的小道,成义、荣和的老板又鼓动区长罚了200元大洋,还请了几桌酒席赔礼道歉;衡昌投产后,因请成义的酒师指导生产,成义的老板去区公所告状,扣押酒师,逼迫写下与衡昌断绝往来的保证书;对衡昌的酒,成义、荣和又以其粗制滥造为由,阻止在茅台镇销售,衡昌被迫去外地销售。
当衡昌建成,并逐渐站稳脚跟后,对成义、恒兴进行了反击,引发倾轧。三家烧房原先协定,在原料采购上要统一价格和品质。可是,衡昌却仗着资金充足,擅自抬高了收购价格,囤积原料,迫使成义减产去外地收购,导致成本增加。荣和生产规模小,且本身是地主,可以强迫佃农将收获的高粱、小麦全部抵押地租,原料供应矛盾并不明显。可是,后来当成义在四川收购小麦时,恒兴也去抢购,使得成义遇到资金不足的麻烦,被迫向二郎滩盐号贷款购粮。
竞争不仅来自于茅台镇内部,还有更为凶险的外来竞争。这段时间里,仁怀酱香型白酒酿造技术,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外溢。
茅台酒的名气大,酿酒利润可观,成义、恒兴的利润分别达到160%和171%,而荣和1939年产酒10000公斤,净利润高达12386块银元。高利润之下,也无知识产权保护一说,以至仿造者众多。
《贵州省志•酒业》记载:遵义、贵阳、都匀和金沙、古蔺等地,出现了规模化仿茅台酒酿造技艺生产的作坊,并对亦称茅台酒,但品质和价格都远不及产自茅台镇的茅台酒。其中,较为有名仿制品有遵义集义酒厂,贵阳的泰和庄、荣昌酒厂以及金姓的贵州茅台酒厂、丁姓的富源酒厂,古蔺的二郎滩茅酒、安顺的群芳窖酒等。
三家规模较大的烧房,都充分意识到内外竞争的危机,他们相互竞争的同时,也有意识通过印刷商标的方式,宣示茅台酒的正宗,维护自身利益。可以说,有三千多年发展史的仁怀酿酒业,经过长期的积淀后,从这时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有了品牌化、渠道化的雏形,开启了新纪元。
最初,由成义、荣和起头,以小瓶包装的同时,采用红底木刻板印刷黑字的商标,注明由某厂生产的回沙茅酒,并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字,印在烧房字号左右。接着,又改用道林纸石板印刷,白底蓝字,一套为三张,分别贴在酒瓶正面、背面和瓶口。正面商标图案上,除了“回沙茅酒”四字,还印有麦穗,背面则是关于用水和工艺的介绍。荣和的商标上,还特别注明了巴拿马获奖经过,成义则加上了郑珍诗句“酒冠黔人国”。
衡昌易主赖永初,更名恒兴后,先是在省城报刊上登广告,宣传节假日“买一送一”促销活动,后来又改称“赖茅”,在上海印刷了约30万套精致的商标,并针对成义“百年老窖”的商标备注,特别在商标上注明“用最新科学方法酿制”。成义则在省外报纸上刊登广告,宣传“华茅”的传统特色,并将价格始终定于赖茅之上,显示品质更高。随之赖茅提价,华茅又把价格提得更高,由此市场上一度出现茅酒竞相提价的现象。
恒兴自称“赖茅”,成义自称“华茅”,人们便习惯上将荣和的产品称作“王茅”,茅台镇的“三茅”格局由此形成。
三家烧房中,早期规模最大的是成义,年产量15000公斤左右,荣和、恒兴的体量相当,两家年总产量约10000公斤。赖永初接手后恒兴后,他先是利用恒兴招牌搞地下钱庄,转而做茶叶、桐油、黄金和棉纱生意,并利用在各地设立的商号卖酒,酿酒规模一度扩大至年产32500公斤,最高峰时工人多达60余人,磨粮牲畜有12匹。
在销售方面,也各有侧重,成义因为品质好,除了茅台、贵阳、重庆市场,后来还开辟了上海和香港市场,荣和侧重于茅台本土销售,而恒兴(衡昌时期)早期产品质量相对差一些,在茅台镇销路不佳,主要运往贵阳,走“圈层消费”模式,后期逐渐扩大到上海等地。
《茅台酒厂志》称,在价格方面,成义、荣和每公斤售价2块银元,衡昌每公斤售价1至1.2块银元。
以三家烧房为代表,仁怀白酒行业出现类似今天的职业经理人、酒师,他们代老板掌管厂务,或是专门负责酿酒工艺和品质把控。其中,成义烧房先后曾经聘请赵致缄、罗某、薛相臣作为经理,聘请郑永福及其父亲担任酒师;荣和的经理分别是龙德安、钱克纯、陈厚德,酒师是王华清;恒兴聘请过的经理是葛志诚、杨端午、韦岭,酒师是郑义兴。
三家具有引领性作用的烧房,基于共同利益,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章法”。比如,雇佣工人有“六不要”、“两要”,即:参加过帮会的不要;名誉不好的不要;不老实的不要;不聪明伶俐的不要;结过婚的不要;家住附近的不要。要有保人介绍;要经过试用。此外,三家烧房在确定工人工资时,有统一的标准,约定不准任何一家擅自加工资;规定工人进厂后,要割草喂马、晒粮食三年,然后磨粮两年,最后才能去酿酒。
七
清末至民国这段时期,仁怀境内的酿造业发展相对较快,群众也有自酿酒的习惯。人们单家独户进行酿造的酒,俗称“小作酒”,在满足自用后,会将剩余部分出售。
限于成本等原因,“小作酒”是以高粱、包谷为原料,蒸煮后堆积发酵,然后蒸馏取酒,也没有勾调等工序,但原料纯正,做工讲究,品质不俗,价格低廉。
比“小作酒”规模稍大的酿酒场所,被称为“糟坊”。
旧时,赤水河航道通航能力有限,从四川进入贵州的盐,需要水陆共进,方能抵达茅台。其中,由二郎滩至马桑坪河段,新中国成立前无法正常通航,盐巴需要在二郎滩下船,由盐工背往马桑坪,再登船运往茅台。
赤水河岸边马桑坪,因此成为川盐入黔的重要中转站,每天仅是“背过山盐”的盐工,规模就多达千人以上。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盐工,以及赤水河里盐船上船工、纤夫,他们对于白酒有着旺盛的需求,由此催生了马桑坪一带的酿酒业。
但盐工、船工、纤夫们的收入,支撑不了以复杂工艺生产,且价格昂贵的酱香白酒。于是,品质不俗的烈性“小作酒”,以及用红薯、甘蔗皮等酿造、口感辛辣粗暴的白酒,恰好满足他们的需求。
马桑坪生产的一种“五过二”高粱酒,很受大家欢迎。这种高粱酒,采用高粱酿制,酒精度较高,即便每五杯高粱酒中兑入两杯白水后,酒味依然甚好。此外,在马桑坪之上的沙滩,采用回沙工艺酿造的高粱酒,物美价廉,也非常有名,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多年里,仁怀城里的人,逢年过节,也会托人去买几斤回来。
即便是在酱香型酒的生产中心茅台镇,这些价廉物美的中低端白酒,也很有市场。不仅如此,低度的香花酒在这里也大行其市。
香花酒是一种低度的配制酒。它采用桂花、玫瑰、佛手等花果和红糖为原料,再掺入马桑坪生产的“五过二”高粱酒蒸馏而成,酒色金黄,花香馥郁,醇甜可口,而且包装精美,很受欢迎,是很多群众逢年过节、娶亲礼物的选择。茅台镇上,伍云安家开的“同乐春”酒店,就专卖这种自产的香花酒,生意兴隆。稍晚,窦涣成一家,也生产过这种香花酒。
这种基于消费需求,融合当地环境、原料酿酒方式,丰富了仁怀酿酒工艺的多样性,也由此产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酒类产品。比如,处于早期盐道之上的茅坝镇,有一个叫做安良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仡佬族人善饮,习惯用包谷酿酒,俗称“安酒”,十分有名,卖到了县外。
八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三渡赤水过茅台。其时,茅台镇有不少酿酒作坊,规模大较大主要是成义、荣和、恒兴三家。
反动派的负面宣传,以及早年太平天国运动、咸同农民起义纵火、掳掠、滥杀,给人们留下了隔代阴影,红军到来之前,仁怀县的军政人员、部分商人,已闻风而逃,仅留下普通群众和开明士绅。周梦生回忆说,红军进城时,留下的开明士绅、小商贩和群众,还抬着猪和两大坛茅台酒,出城迎接红军将士。
茅台镇上,有部分规模小的烧房和糟坊老板没有离开。
不少老红军的回忆录中,都提到了他们在茅台镇的经历:一路征战、长途跋涉的中央红军,喝到茅台镇美酒的同时,还采购了部分白酒,作为消毒伤口之用。
1936年8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军委号召参加长征的红军指战员撰写征途中精彩片段。其中有一篇题为《茅台酒》的文章,被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编入《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书,此后还被中共在巴黎主办的《救亡时报》转载。
文章的作者,是长征时期红一军团教导营军事教员熊伯涛。他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在茅台镇第一次品尝茅台酒的经历:
“……追到十多里后,已消灭该敌之在大部,俘获人枪各数十和枪榴弹弹筒一具,并缴到茅台酒数十瓶,我们毫无伤亡,战士欣然给了我一瓶,我立即开始喝茅台酒了。……我们的学员和战士在圆满的胜利之后,在该地群众的慰问中,个个都是兴高采烈,见面就说:‘喂!同志,吃茅台酒啊!’
成义老烧房的主人——是当地有相当反动政治地位的人,听说红军来了,早已逃之夭夭。恰巧我们住在这酒坊里。所有的财产,一律没收了。当然酒也没收了!
成义老烧房是一座阔绰的西式房子,里面摆着每只可装二十担水的大口缸,大约在一百缸以上,已经装好瓶子的,约有几千瓶,空瓶在后面院子里堆得像山一样。”
长征时期任工兵连长的王耀南,在1983年写的《坎坷的路》中回忆道:“当时,工兵连就住在靠河的一个酒厂旁边,于是,我领着毛泽东和朱德的警卫员一起来到酒厂买酒。酒没有容器装,我们就找了两段碗口粗、半人来长的竹子,用烧红的铁条把中间的竹节捅开,只留最下一个竹节,然后在竹筒里盛满满灌上酒,上面再用玉米瓤子紧紧塞住。当我按时价把四块白花花的银元递给酒厂老板时,他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杨成武时任红一军团四团政委,曾率部攻打遵义西鲁班场守敌,移驻茅台镇。他在晚年回忆说:“茅台镇凡大户人家,均藏有茅台酒,坛坛罐罐,酒香扑鼻。红军指战员里会喝酒的,都过足酒瘾。即便不会喝酒,也装上一壶,洗脚活血,舒舒筋骨。”
红军战士秋毫无犯的风格,爱民如子的情怀,高风亮节的情操,赢得了茅台镇人民的热爱和拥护,也播撒下红色的种子,红色基因就此赤水河的山岭间生根发芽。此后,产自茅台镇的美酒,在共和国的很多重要历史时刻中发挥作用。
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资料显示,此时三家烧房共有窖坑41口,磨粮牲畜36匹,年产量已由1947年的最高峰60吨,下降为20吨左右,生产难以为继。而仁怀县其它酿酒作坊,由于粮食严重不足,政府先后四次限制或禁止酿酒,仅剩不多的酿造资源,几乎被三家实力雄厚的烧房垄断,以及匪患横行等因素,基本处于关张状态。
1950年,仁怀解放之初,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实施了扶持政策,贷款2400万元,供应小麦3000公斤,帮助恢复生产。但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生产仍然无明显好转。
1951年,经仁怀县人民政府请示,遵义地区专卖部门同意,由当时的县税局兼专卖事业局负责人王善斋出面,本县知名人士周梦生作为中证人,与成义烧房老板协商,以旧币1.3亿元购买了成义烧坊。随后,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
至1952年底,先后以没收、购买的方式,先后将荣和烧坊、恒兴烧房收归国有,组建了茅台酒厂。
其时,年轻的共和国举步维艰,缺钱、缺钢、缺肥,很多重要物资都需从国外进口。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国家组织茅台酒等物资出口,换取外汇,购买急需物资。资料显示,建国初期,外销一吨茅台酒,可换回40吨钢材、32吨汽油或者700辆自行车、24吨肥田粉。
在这个背景下,国家更加重视茅台酒的生产、出口工作。1958年,茅台酒的产量达到了几百吨,但依旧不能满足当时的需求。于是,毛主席提出了“把茅台酒搞到1万吨”。
1964年至1966年,国家在茅台酒厂开展“两期试点”,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探索茅台酒的奥秘。以老酒师、茅台酒厂副厂长李兴发为组长的科研小组,通过多年摸索、总结,搜集200多种不同酒龄、轮次、味觉的酒样,经数千次品尝和分析后,得出了三种典型体酒,即酱香体、窖底香、纯甜体。采用三种典型体酒勾调而成的酒,李兴发将其命名为酱香型酒。
1965年,酱香型酒正式命名。当年底,季克良代表茅台酒厂,宣读科研组的成果“我们是如何勾酒的”论文,引起强烈反响。此后,各白酒厂运用茅台酒厂的理论和技术,根据自身产品特点,明确分出了酱香、浓香、米香、清香、兼香五大香型,并参照茅台勾调工艺,掀起勾调热潮,从而推动了全国酒类质量的提高。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保障供给、发展经济,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仁怀县除了茅台酒厂,还建设了怀酒厂等白酒企业。
不过,受物质匮乏、粮食产量低、运动等因素影响,酿酒业发展水平不高,且除茅台酒厂外,多采用红薯、芭蕉、甘蔗皮、青冈籽等代用原料酿酒,品质不高。即便是茅台酒厂,也曾面临缺粮危机,一度处于半停产状态。1952年,为了保障茅台酒的酿造,仁怀县县长王卿臣签文,通知“各区仓库将所存小麦全部运交茅台仓库,统一借给茅台酒厂”,总计达211400斤。同期,为保障茅台酒的包装用材,税务干部利用下乡征收屠宰税的机会,同时将猪尿泡皮带回来,交给茅台酒厂,作为密封酒坛、酒瓶口的材料。
这种窘境仍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期间,为了在节约粮食、保障品质的前提下,满足大众需求,酿酒工人想了很多办法。利用茅台酒厂丢弃的酒糟生产“翻沙酒”,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这是一种中级酒,相较于代用料酿制的白酒,品质更高,价格实惠,很受欢迎,当时包括茅台酒厂的附属厂在内,有不少酒厂都在生产。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十分重视茅台酒的生产和质量,多次作出指示,并亲自关心茅台酒原料基地的建设,由国家相关部门下文划定高粱生产基地,保障茅台酒酿造之需。周恩来总理不仅在1972年指示“在茅台酒厂上游100公里内,不能因工矿建设而影响酿酒用水,更不能建化工厂”,1975年还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案“生产万吨茅台酒”,并交由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方毅推行。经专家们多次实地调研,确认以当时条件无法实现原址扩能后,决定在遵义城郊开展“易地茅台”试验。
这次试验长达十年,进行了3000多次分析,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结束。但最终证明,离开了茅台镇,产不出正宗的茅台酒。
十
改革开放前,在“工厂薄利,商业厚利”的原则下,酒厂的利润很低,包括茅台酒厂在内,众多酒企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以茅台酒为例,当时每调出一吨酒,工厂仅获利60元,而商业环节的利润则高达5000至6000元。
这种局面,导致多数生产企业活力不足,并持续到1978年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农村土地联产承包为标志,国家拉开了改革大幕,刺激了农业、农村发展,城乡经济逐步活跃,企业自主经营权扩大,尤其是民营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仁怀酿酒业迎来发展高峰。茅琼、茅河、怀台、怀乡村、台良、台源、怀乡、台乡、怀庄、怀源、醇泉、台河等,兴办了一大批集体、个体酒厂,其中个体酒厂有81家。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全县有不同性质的酒企多达180余家,注册商标90多种,基本形成“仁怀酒”的特色。中期,以提升总体白酒品质为目标,采用纯粮、大曲酱香工艺酿造的酱香型白酒被重点提出,并单独统计生产数据。
长期以来,多山少地的仁怀,群众种粮首先是保证自用粮油。因此,种植面积排在前面的,始终是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其次是杂粮,之后是棉、麻。
高粱,是赤水河流域原生农作物,品种多样性丰富。迄今公开报道的全世界植株最高的野生高粱,就出现在仁怀境内,其植株高度超过5.7米,具有优异的抗倒伏基因。
但是,适合在贫瘠山地种植的高粱,却因适口性差、产量低、价格低影响,不是农民种植的主要对象。及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高粱价格还不如高粱秸秆单价,仁怀高粱的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沿赤水河乡镇。鲁班、五马等南部土地平整的地区,都还很少种高粱。
大批酿酒企业的涌现,对酿酒原料需求旺盛。同时,土地承包后,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增加,又加上良种良法的推广,以水稻、玉米为主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农民手头余粮增加,导致粮价下跌,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在这个背景下,政府决定以市场化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方式,统筹解决前述矛盾。一方面,引导企业逐渐提高以高粱为原料的优质酒产量,适当提高高粱收购价,提升农民种高粱的积极性,一方面组织农业部门开展技术攻关,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品种,提高单产。
到2022年,仁怀市有机高粱认证地块超50万亩,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左右,带动贵州半数市、州种植高粱250多万亩。以本土小红缨子、牛尾砣、青壳洋等为父、母本,培育出红缨子、台糯、红珍珠等一批优秀仁怀糯高粱品种,平亩产超过300公斤。仁怀有机糯高粱公斤收购价超过11元,是全球价格最贵的高粱。
与此同时,围绕仁怀酱香白酒产业发展,高位推动、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完善科研、检测、人才培养体系,包材、物流、收储及水、电、气等基础和要素保障逐步健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因管理、市场、政策调整、国际形势影响等,仁怀酱香白酒产业发展几经起伏,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的阶段。但是,作为一个凝聚了千年中华农耕文明精华,交融着仁怀历史文化基因的产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韧劲,稍有春风雨露,便快速成长。
进入新时代,以茅台为龙头,仁怀酒业发展进入品质化、品牌化时代,持续引领中国白酒行业高速增长。
2001年,茅台酒的生产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台酒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单。
同年7月,贵州茅台在上海证交所上市。
2013年,“仁怀酱香酒”作为产区品牌,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获得地理保护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近千亿元,成为传播产区文化、传承产区工艺,“打造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的标杆性品牌。随之提出的“仁怀酱香酒产区”概念,使得外界“只知茅台、不知仁怀”传统观念,逐渐改变。
同时,以仁怀酱香酒品牌为桥梁,逐步搭建起了酱酒与金融、酱酒与科技、酱酒与文化传播产业链等平台,为仁怀酱香新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国台、钓鱼台、夜郎古、怀庄、酣客君丰、黔酒、五星等一批民营酒企,快速成长,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行业新星。
2019年,酿造仁怀酱香型白酒的原料仁怀糯高粱,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
2021年,继获得“中国酒都”等荣誉称号后,仁怀市又获得“中国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仁怀)”金字招牌,为打造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奠定了基础。
国台酒•国标、夜郎古酒、钓鱼台国宾酒、怀庄酒、无忧•泰然酒、衡昌烧坊•经典、仁怀酱香酒•仁之道、寰九、文中壹品酒•典藏、酣客•经典,这些仁怀产区“十大名酒”产品,成为产区高品质传承的代表。
“促就业、做公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正在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至2023年6月,仁怀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29家,不包括贵州茅台集团,全市酱香型白酒实现工业总产值897亿元,较上年增长50%。同时,通过白酒产业的“带一连三”和“接二连三”,群众收入不断增加、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中国酱香酒文化网(Jiangnews.cn)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酱香酒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酱香酒文化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酱香酒文化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酱香酒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851-2222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