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会”之十二』台河:历经岁月沉淀的仁怀名酒
来源: 酱香仁怀 发布时间: 2023-08-24 作者:
“第一瓶大曲酒,上世纪80年代的,估计比你的年龄都大”;“这瓶是申请商标后的台河大曲,现在市面上已经看不到了”;“再看这瓶,是改产酱香后的第一款包装,也有十几年了”……喻阳刚指着家里满柜的台河酒,如数家珍的介绍,感叹那些珍贵的时间节点......
灰尘、旧标、铁锈......一瓶瓶被整齐码放在玻璃柜里的各种标志性“台河”酒产品,瓶身布满岁月的烙痕,充满着历史厚重感,从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瓶玻璃瓶装到90年代的瓷瓶装,应有尽有,有些还几乎是“绝版”。
提起台河酒,上世纪80年代初期,该酒横空出世,便风靡全国,畅销10多个省市,并斩获包括贵州省乡镇企业酒类大赛“金凤杯”金奖、“遵义地区名酒”等高含金量的荣誉。在《仁怀县志》等地方权威专著中,都有对“台河大曲”的重点笔墨记载。台河,它不仅是一瓶酒,更是承载了仁怀乃至贵州地区很多人的记忆。
“台河”横空出世
喻阳刚和台河酒的故事,要从那个浓香横行的时代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赤水河边的马桑坪小镇崛起了一家乡办企业,名为沙滩公社酒厂,实际就是一间只有8个窖池、员工尚不足10人的小作坊。20出头的喻阳刚在沙滩公社担任种子员,因乡里办了酒厂,他便和另一位同事被指派过去抓经营管理,喻阳刚任出纳、生产副厂长。
那个时候,茅台镇上做酒的企业屈指可数,因交通闭塞,不通水电,酿酒全靠人工。喻阳刚和工人们一起同吃住,每天都在窖池厚重的酒味中挥洒汗水。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喜欢上了这种味道,与之结为“生命的共同体”,并沉溺其中、乐在其中。
很快,他掌握了粮食混合的最佳比例,懂得了窖池发酵温度与出酒的关系,随后,他又进入制曲、酿造、勾兑、品评、包装等全部生产环节进行锻炼。每到一处,他都潜心研究一道道工序的合理性,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论证,加以调整,一来二往,也成就了他的酿酒“全能梦”。
“那个年代盛产浓香型白酒,特别是距离茅台镇不远的郎酒、习水大曲等非常出名。”喻阳刚说,接手酒厂两个月后,沙滩公社酒厂决定跟随“时代”步伐,开始生产浓香型白酒。为了学习浓香型白酒的酿造技术,他们专门前往郎酒厂取经,还特意聘请郎酒厂退休老师傅手把手传授酿造经验。 为了让产品有“站得住脚的品质”和“叫人记得住的香型”,沙滩公社酒厂还通过各种渠道,去其他酒厂学习技术,甚至去借用糟醅和曲药。
通过一年的努力,1981年,沙滩公社酒厂的第一批玻璃瓶、塑盖包装的“大曲酒”投放市场,通过当时的仁怀县糖业烟酒公司以每瓶2.65元的价格进行销售。
“当时没有商标,就叫大曲酒,没想到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喻阳刚说,因为酒质好,“大曲酒”一上市就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省内,还远销山东、上海、北京等地。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一下子成了请客必备、送礼佳品。
好酒横空出世,更要有名有分。于是,喻阳刚一边绞尽脑汁为“大曲窖酒”取名字,一边前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始为申请商标做准备。
”我们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名字,但都注册不了,没想到,最后误打误撞说了一个台河,还注册成功了。”喻阳刚回忆说,在最后关头,倏然间,一个闪亮的名字便从他脑海里跳出来:台河!酿酒取的水来自茅台之河,酒厂又在赤水河边,干脆叫台河!
1982年12月,终于成功注册申请了“台河”商标。喻阳刚还请了著名设计师马雄为商标做设计。
据喻阳刚介绍,当时国家局批准下来的同一批商标中,还有茅台酒厂的“五星”牌商标以及“怀酒”。
1983年,仁怀县政府的酒类生产协调办“中级酒办公室”拨款25万元,用于扩建沙滩公社酒厂,修建了具备300多吨生产能力的车间,配套了酒库、制曲房等,开始正式上规投产。自此,“台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同年,沙滩公社酒厂正式更名为仁怀县沙滩酒厂。
扩建了酒厂、有了“名字”后的台河大曲更是名声大振,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许多酒迷,为淘得一瓶“台河大曲”而兴高采烈。前三年,酒厂的产量一直保持在20多吨,因为品质过硬,产量稀缺,台河经常处于“断货”状态,一瓶难求,很多人甚至大老远“托关系”购买。80年代,曾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周林还写过一封信给时任仁怀县县长刘潮涌。信的内容是这么说的:刘县长,兹介绍上海市特种供应公司经理房清茂等同志前来,采购茅台、怀酒、贵州大曲、台河大曲等名酒,请大力协助,介绍酒厂支持解决上海方面一些问题。
这足以印证台河大曲当时在市场中有着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以及火热程度。
“当时就连厂长都只有批准买两瓶的权限,量大了还要区公所的领导批准才能购买。”喻阳刚说。
默默无闻的沙滩酒厂一时也风生水起,一跃成为仁怀县白酒骨干企业,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生产的“台河大曲”也被推荐到遵义、省里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均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还被推荐到广东、山东等地参加全国举办的大型展销活动。
1985年,仁怀县沙滩酒厂再次更名为仁怀县台河酒厂,喻阳刚任厂长,专心酿造“台河”酒。
台河酒由“浓”转“酱”
1987年,茅台镇上崛起了很多生产酱香白酒的企业,台河酒厂也开始用两个窖坑搞实验,并邀请茅台酒厂的退休老师傅做技术顾问。当时烤酒的经验,只是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和科学依据,完全凭借实践经验和感官判断,所以第一次实验烤出14吨左右的酱香白酒。
“虽出酒率低,但酒质不错,实验也算成功。”喻阳刚说。自此,台河酒厂便慢慢向酿造酱香型白酒转变。
依托独特的品质口碑与酒体风格,转变了香型的台河也获得众多社会名人与行业人士的高度赞誉,酒业圈与消费市场也开始流传众多关于这个产品的故事。
1996年,季克良的夫人、同在茅台酒厂工作的徐婴考察台河酒厂时,还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语:台河酒窖香浓郁、酒体协调,后味干净,希望今后生产更多更好的优质酒,为振兴仁怀经济多作努力!
1999年,因酒厂改制,酒厂和商标一并转让给一家名为贵州丰禾酒业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喻阳刚也同样作为厂长,进入丰禾酒业有限公司工作。2013年,该酒厂又变更为“贵州省仁怀市于村酒业有限公司”;为更好传承和提升“台河”这个品牌的对外形象,2015 年,经工商部门核准,又再次变更为“贵州印象台河酒业有限公司”,并把厂址迁到茅台镇上坪村安村坝组,正式投产酱香白酒。实际上,贵州印象台河酒业有限公司和茅台镇北街酒厂是同一位投资人
不同的时代背景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台河酒的生产也不断从传统的原始工艺,踏上一个个新的台阶,向前不停步地跨越着。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中,当年风光无限的许多名酒,均随历史的车轮随风消散,永远铭刻在喻阳刚那一代人的记忆中。但“台河”这个品牌依然成为该公司的主打产品,继续向前推进。2020年,“台河”还被认定为第三批“贵州老字号”。
台河与喻阳刚的相互成就
从青葱岁月到古稀之年,喻阳刚与“台河”风雨同行四十三载,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亲自参与了这瓶酒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一个无名小厂成为省市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
他从未因为自己身居企业管理层而放松对自身技能的提升,他获得过高等技能《三级》勾兑工资质证明、助理经济师职称、经济师职称等证书,所写论文《企业标准化和台河大曲质量》获遵义学区优秀论文奖;2019 年还被授予“中国酒都仁怀酒业改革开放 40 年 40 人榜样人物”荣誉称号等。
当初的酿酒新手已成长为经验丰富的酿酒匠人,对于酿造浓香、酱香白酒的每一道工序,他烂熟于心、信手拈来。
至今,喻阳刚仍然担任着北街酒厂和贵州印象台河酒业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他说:“我陪伴着台河酒经历了风风雨雨,有辉煌,也有挫折,对台河酒的感情早已经深入骨髓,不可分割!”
中国酱香酒文化网(Jiangnews.cn)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酱香酒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酱香酒文化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酱香酒文化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酱香酒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851-2222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