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业动态 >

昂首阔步奔小康——仁怀市“十三五”发展成就走笔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 2020-12-27 作者: admin

昂首阔步奔小康——仁怀市“十三五”发展成就走笔

茅台酒厂鸟瞰

 昂首阔步奔小康——仁怀市“十三五”发展成就走笔

茅台机场

 昂首阔步奔小康——仁怀市“十三五”发展成就走笔

酒厂工人在踩曲 (受访对象供图)

 昂首阔步奔小康——仁怀市“十三五”发展成就走笔

火石镇蔡家湾村,电商扶贫助增收 (罗星汉 摄)

昂首阔步奔小康——仁怀市“十三五”发展成就走笔

苍龙下坝新村
 

  醇香的仁怀,今朝香更浓。

  “十三五”时期,仁怀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蓄了强劲动力。

  1

  酒旅融合结硕果

  走进茅台镇夜郎古酒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工人们正忙着上甑、摘酒、出甑,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位于仁怀市名酒工业园区的夜郎古酒业有限公司拥有员工600多人,年产白酒5000吨,储酒30000余吨,年销售额达10亿多元,是园区内规模较大的一家白酒生产企业。

  截至目前,仁怀市有白酒企业1756家,其中规上企业80家,产值上亿元的有11家。有白酒销售企业1497家,年酱香白酒产能规模达50万千升。白酒生产与销售就业人员达15万人以上。

  此外,有白酒注册商标4328件,中国驰名商标8件,占全省白酒驰名商标14件的57.14%,拥有地理标志产品(贵州茅台酒)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仁怀酱香酒)1件。“仁怀酱香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721.9亿元,位列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榜首。

  今年1月至9月,该市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687.92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白酒规模企业产值完成678.01亿元,同比增长3.1%(茅台集团完成产值632.88亿元,同比增长3.1%;除茅台集团外,2000万元以上白酒产值完成45.13亿元,同比增长3.7%)。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展现出仁怀市白酒产业奋勇前进的身影。

  “十三五”以来,该市调整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实施一系列重拳整治、兼并重组、深化合作、目标转变、产业融合等措施,最终找准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以打造千亿级产业和培育千亿级园区为目标,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精准制定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开展“白酒产业战略重组和产业层次提升五年行动计划”。

  围绕“培育千亿产业、打造千亿强市”发展目标,该市坚定不移推进“千亿产业”和“再造一个茅台”发展战略,着力品牌强市、兼并重组、园区升级、现代营销“四大行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打造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工程,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围绕白酒产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对包装、物流等配套产业技术改造、节能环保、创新研发、两化融合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重点加大对骨干印刷包装企业的扶持,推动白酒全产业链发展。

  走进茅台镇,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红军桥、1915广场等景点游人如织,这里浓厚的红色文化、酱酒文化、盐运文化深深吸引了各地游客。

  “十三五”以来,该市以酒为媒,以工业旅游为抓手,依托酱香白酒的品牌影响力和酱香文化的驱动力,以“大旅游”为发展理念,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壮大市场主体,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建成了以茅台为核心的世界名酒旅游带和国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酒”的良性互动,推动了经济多元化发展。

  2019年,共接待游客12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60.84亿元。

  2

  守护一河清水

  赤水河在仁怀市境内干流长达95公里,是酒企和城区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水质,是该市打造世界酱香酒生产核心区,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工作。

  “既要让区域经济发展,又要保护赤水河生态环境。”仁怀市委、市政府提出: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要开改革先河,有效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两者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早在2007年,该市就提出把赤水河作为“母亲河”来守护,“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赤水河”。

  2012年起,出台环境保护工作“一票否决”实施办法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划分规定等制度,划定赤水河流域三类10条生态红线,严把项目准入关。

  与此同时,以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为统领,先后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和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率先在全省开展12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扎实开展环保“六个一律”、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专项执法行动,大力实施“治污治水 洁净家园”攻坚行动。

  该市还与赤水河流域的昭通、泸州、毕节等地建立联动机制,通过跨区域流域联动合力保护赤水河。

  2019年6月,仁怀市法院与四川古蔺县法院尝试探索跨省司法协作机制,对涉及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的相关民事、行政、刑事案件按照管辖规定共同行使审判权,形成流域内审执一体化司法大保护格局。

  今年3月,仁怀市合马镇群众向当地职能部门反映天生桥水库水体有污染问题。仁怀市法院随即和古蔺县法院共同实地查证,并立即协调两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商讨治理对策,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使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今年8月25日,茅台特殊环境保护法庭在仁怀市法院揭牌。一个月内,开庭审理7件环境刑事案件以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涉及对酱香型白酒产业所必需的独特气候、水、土壤和微生物环境及赤水河流域原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

  “十三五”以来,仁怀市法院还着重推进生态环境司法修复,以生态修复令明确责令被告人做出原地生态补偿和异地修复。推进诉前禁止令,及时制止污染蔓延。

  自2016年发布贵州第一份生态修复令以来,仁怀市法院联合有关行政部门建立了3个生态修复基地,通过生态修复令修复林木13万株,向赤水河放养鱼苗1000余公斤,被告人主动缴纳生态修复金50万元。

  仁怀市法院、检察院、公安三方联动,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查建议,督促整改。

  同时,仁怀市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河长,沿线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乡级河长,构建市、乡、村“三级河长”巡河治河护河责任链,鼓励群众共同参与,实行常态治河,有效遏制了向河道溪沟乱倾乱倒等现象。

  酒厂密布的仁怀市,如何处理好排放的废水是保护赤水河的重要举措。

  2017年8月,仁怀市启动建设二合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工程,这也是该市赤水河流域白酒企业废水实施工程重点项目,将解决茅台镇的核心酒区产区酿造废水问题。

  “所有白酒废水的处理需要通过厂外集水井、微滤机、调节池、反应池、初沉池等十余道工序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排放。”安龙场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经理龚奎介绍。按设计,该污水处理厂每天能处理白酒废水15000吨,覆盖辖区1045家白酒企业,明年建成投用后可满足整个茅台镇白酒生产企业排放废水的处理需求。

  在二合安龙场污水处理厂修建之时,原有的石火炉、陈家咀污水处理厂也在升级改造。届时,白酒生产废水处理将实现全处理、全覆盖。

  除白酒生产废水,该市先后建成赤水河支流和沿线的中心城区、茅台城区日处理能力达4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22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4.4%。

  与此同时,全面推广“煤改气”清洁能源工程,赤水河流域区域企业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并建成赤水河水质自动监测站3座。

  通过多年保护治理,该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赤水河仁怀段水质常年优良,出入境断面水质均符合国家标准且达到或优于功能区水质标准。

  3

  啃下脱贫“硬骨头”

  仁怀市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然而贫困问题仍客观存在,在远离赤水河流域的其它边远乡、镇、村,仍面临着自我发展能力差,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的情况,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村60个、贫困户17991户66737人。

  散布在深山里的贫困村落,块块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该市“十三五”时期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仁怀市委、市政府多次进行专题研究,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

  “十三五”期间,该市累计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0多亿元,全面推进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991.83公里,建成农村“美丽乡村”小康路3350公里,建成农村“组组通”公路967公里,完成农村“组组通”公路硬化全覆盖;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有效保障28.98万人安全饮水,其中包含贫困人口2.91万人,全市集中式供水率达95%以上;大力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和弱电区整治;完成新建扩容通讯基站1883个,实现4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通宽带率达100%。

  该市5499余名行政干部对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精准选派538名骨干力量到60个贫困村和48个非贫困村驻村帮扶,抽调1500余名干部对有脱贫攻坚任务的1830个村民小组实行干部包组全覆盖,立体式构建“镇为战区、村为战场、组为单元、户为堡垒、逐户攻克”的攻坚作战体系。

  对交通不便、山高地远、发展环境较差的地区,该市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方法。建成1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624户6445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和集镇,其中贫困人口5147人。

  苍龙街道五里碑社区凤凰小区是该市最大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安置了18个乡镇(街道)78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共3039名贫困群众。

  从鲁班镇搬到该小区的蔡廷杰,依靠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租门面开了间小超市,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

  “小区附近学校、幼儿园、商场哪样都有,生活不愁,住得踏实。搬过来我就参加了小区组织的技能培训,挣钱的门路多了。孩子读书有政府提供的教育扶贫补助,今年还考上了大学。”蔡廷杰说。

  社区工作人员李宗才介绍:“凤凰小区配套建设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幼儿园、扶贫车间、卫生室、就业服务站、图书室等基础设施,先后引进金融网点、果蔬超市、制衣厂等企业入驻,增加搬迁群众收入。目前,3000余名群众顺利融入了新生活。”

  凤凰小区的“新市民”只是仁怀市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一个缩影。为保障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该市通过全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就业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社区治理服务、经营配套服务和基层党建服务“六大体系”,厚织保障网,守牢民生线。

  仁怀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要求,精准选择高粱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积极规划“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和“1+4”扶贫产业,实施每个乡镇均建有1个以上1000亩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基地,发展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茶叶4个特色产业,拓展生态家禽养殖,基本实现长短产业全覆盖,以产业革命决战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

  投入30亿元建设的50万亩全国最大有机高粱标准化示范基地,覆盖19个乡镇(街道)4万多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收入差距大等问题。该市出台政策,动员108个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08个村(社区),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鼓励事业单位人员离岗到村,带领贫困村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

  2018年,仁怀市实现全部贫困村出列;2019年,实现全员脱贫。酒都大地彻底告别绝对贫困,昂首阔步迈向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

  (图片除署名外由仁怀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